学校举行“追光前行”师生共讲思政课活动
“母亲只生了我的身,党的光辉照我心……”11月20日,学校东区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内歌声唱响、气氛热烈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追光前行”师生共讲思政课活动在这里精彩上演。
学校领导张宝宗、刘瑛、吴健、丁佳、付跃刚、王超,各基层党委(直属党支部)书记、思政课教师、辅导员及全校学生代表800余人现场参加活动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高世鹰以“红军不怕远征难”为题,深情讲述了红军长征的壮丽英雄史诗。“这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。在经历漫长岁月后,长征依然被世人铭记,不仅仅因为它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,更主要的是长征所给予世界的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,是给予人类走向理想、寻求光明所必须的永恒信念。”高世鹰用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语言,回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长征三问”,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。
“回顾党的历史,我们可以看到,当最早的一批播火者升起第一面以镰刀、铁锤为标志的鲜红党旗时,集结在这面庄严旗帜下的共产党员便开始了救国、建国、强国的漫长征程,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复兴的灿烂曙光。”光电工程学院学生李忻雨讲述了“一根小竹竿”的鱼水深情。
学生工作部肖夏老师于“海棠花”前,生动重现了周恩来总理和夫人邓颖超在相同革命理想信念的引领下,携手走过51载的革命爱情故事。他们没有遗产,没有子女,甚至没有留下自己的骨灰,而是将毕生都献给了共同热爱的祖国和人民。
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戴舒霆分享了支教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。一张张代表进步的奖状,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双眸,一声声“老师,别走”的哽咽,都坚定了她要将青春“倾注在乡村振兴之中”“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”的决心,也让现场师生看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。
配乐诗朗诵“祖国,你就是我要唱的那首歌”,张肃、蒋振刚、方明三位留学人员娓娓诉说了他们对祖国的赤诚与爱恋。
活动在情景剧“信仰的力量”中达到高潮,在师生党员与焦裕禄、孔繁森、杨善洲的隔空对话中,在我校驻村第一书记茹志彬、学生西部志愿者的真情告白中,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,现场掌声经久不息。
活动的最后,星光合唱团带来的大合唱《灯火里的中国》《新的天地》,再现了灯火璀璨、国泰民安的祥和图景,表达了师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心。
“这是一个充满意义与激情的下午”,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吕洪岐动情地说,“革命先辈们的事迹和精神深深触动了我,也更加坚定了我要不懈奋斗、练就本领的决心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会努力前行,承担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,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
物理学院学生潘俊名表示,那些歌声和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。我们生逢其时,当不负其时,于人生定向之时,当立鸿鹄志,在人生的赛道上不断奋进,以青春的活力促进国家繁荣发展。
(供稿: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撰稿:贾惠淇 摄影:刘奇儒 初审:唐慧宇 复审:何正泷 终审:于英焕)